431这个电灯泡我当定了(1 / 2)

欢乐道士 走板 1887 字 29天前

皇宫紫宸殿,七天一次的大朝会。

小道士习惯性缺席。事实上,一开始小道士对大朝会这种高端政治活动确实很感兴趣。参加过几次之后,发现这纯粹是一群老头儿折磨年轻人耳朵。孙蒙不得不参加,他小道士可没那么傻。

因此除非有事,或者皇帝大臣专门通知他参加,秦行之一般是不会主动来受罪的。

没有小道士烘托气氛,孙蒙靠在龙椅上打盹。

大臣们按惯例汇报完工作。

文良纯用目光和几位同僚交流了一下,开口道:“陛下,三年一度的春闱大比临近,各地举子已陆续抵达京城。请陛下指派此次科举的钦差大臣,拟定考题。”

孙蒙耷拉着眼皮:“依旧例,诸位爱卿商量好人选,报给朕批准就是了。至于考题,朕委托诸位大才子创作……文大人别来虚的啦,朕若是真亲自出题,您又得教育我一顿。上次朕出了个‘论引进契丹捺钵制度必要性’的策论题,我觉得挺不错,然并卵。”

文良纯脸上波澜不惊:“陛下,契丹乃游牧国家,都城连城墙都没有,因此皇帝在不在京城区别不大,才能实行捺钵制度,大齐学不来的。”

“朕也没打算学呀。”孙蒙无所谓的说道,“朕想跑早跑了,用得着争取法理上的正确性?我不跑,那是以前没小道士陪……呃,那是怕太后和诸位爱卿担忧嘛。”

大臣们互相看看,心说大家担心的就是这个。

皇帝有溜出皇宫玩的恶习,但一直以来问题还不大,顶多在京城附近转转,晚上还是会回皇宫的。如今他是先天高手,最关键的是多了个小道士。秦行之动不动就到处乱跑,一次两次还行,次数多了,皇帝不羡慕才怪。

让人头疼的是,这两个家伙凑到一起,胡闹起来经常突破底线。

文良纯说道:“出题一事,陛下不耐俗务,臣子们自当替陛下分忧。但指派主考钦差,还是要请陛下定夺。陛下先别急,听微臣解释。年前陛下出了点事,多亏小道士出手,才没酿成大祸。然而微臣等身为朝廷官员,民间多有批评也是无法避免的……”

“小道士把面子给咱找回来了,说这些干嘛?”孙蒙不解。

“面子固然找了回来,但民间对臣等的执政能力,也有理由表示怀疑。进一步讲,臣等选拔士子的眼光是否有欠缺,否则为何连陛下都保护不好?”

孙蒙摆手:“朕不糊涂,这赖不着你们。”

“陛下体谅臣子,臣等感激涕零。不过,民间的顾虑也不无道理。因此,微臣以为,这次春闱大比,不宜和以往一样只由文臣主考,应该增加几位武将,以此向百姓表明朝廷选才大比的公平公正。”

西边的武将们全都愣了愣。

读书人考进士,让咱们武将做考官,考什么,难道是骑马射箭?这些家伙脑子生锈了吧?

孙蒙倒是来了兴趣:“听起来挺热闹……咳咳,够慎重,朕觉得可以有。文大人,具体说说。”

文良纯点了点头,继续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太祖皇帝曾经说过,文臣以圣贤之道治理国家,武将以武功韬略保卫百姓,都是大齐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朝廷取士,自然还是要考察举子的文章才学。因此,武功韬略是不能考的。”

武将们顿时泄了气,敢情考的还是老一套,这分明是拿我们做幌子忽悠天下人。

“以武将独特眼光,评判举子的文章策论,这样才不至于选出只知死读书的迂腐之人。微臣以为,这是一项有益科举的改进。至于武将人选,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诗词文章基础,也就是俗话讲的‘文武双全’。其次,最好是年轻人,有冲劲、有热情……”

“小道士!”孙蒙兴奋的大叫。

文良纯松了口气。

武将们纷纷翻白眼。读书人太无耻了,你直接说希望小道士做考官不就得了,这圈子绕得……他们是没听说过“萝卜招聘”这个词儿,文良纯就是在为小道士量身定制考官职位。

这就是得知孙蒙打算跟小道士一起“度蜜月”后,大臣们想出的釜底抽薪之策。

小道士虽然也不着调,然而根据大臣们的观察,只要给他分派个任务,他即使不情不愿,也会把事情做好。小道士做考官,春闱大比又不是一两天就能结束,如果大家再故意拖延一下……

这个主意治标不治本,好歹能拖延一段时间。

再说了,皇帝贪玩爱闹腾不假,可同时也没什么耐心。也许拖延时间长了,他自己就失去兴趣了呢?

大臣们也是没办法。

皇帝毕竟是皇帝,他再不着调,做臣子的也不能来硬的,把他给禁足了吧?

孙蒙摸着下巴:“说到文武双全,首先还得是朕。试想,朕轻轻松松管理偌大一个国家,我说自己文治第二,谁敢称第一?朕又是先天高手,武功至少在皇帝里面是最高的。”

郭常忍不住打断皇帝:“陛下,臣等说的武功,指的是韬略兵法,并非单指个人武勇。”

“郭大人总是这么计较细节,您真该改改了。”孙蒙不以为意的说道,“朕要主持殿试,自然不会跟小道士抢区区一个考官。行,就这么定……等等,不对啊!”

大臣们心中一凛,莫非陛下看破了大家的主意?

“文大人,你们以前都恨不能小道士永远赋闲在家,不参与任何朝廷事务才好。这次主动提出让他做考官,到底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