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节(1 / 2)

春闺密事 秦兮 2883 字 29天前

其余大小官员按照罪责分别有不同的惩治。

而这次事情被牵涉出来的明家遗孤一案也被隆庆帝所重视,隆庆帝在孟继明和刑部大理寺呈上了卢家跟刘必平等人的证词之后,确认了明家遗孤的身份。

十二月中,隆庆帝下旨,将当年查抄的明家宅邸产业归还明家,因为明家有男丁继承香火,特意赏赐明家遗孤认祖归宗,并且赐下名字,赐这个孩子的名敬,让他承袭淮安侯的爵位。

满朝都夸赞隆庆帝圣恩浩荡。

远在福建的卫老太太也收到了消息。

她并不曾太过激动,可是却也忍不住设了灵台给明家列祖列宗上了香,带着明敬给祖宗跪下磕头。

这么多年了,明家的事一直压在她的心里。

哪怕后来明家平反,可是没有后嗣的遗憾却始终深入骨髓,让她无法安宁。

现在明敬还活着,且能光明正大的以明家孩子的身份重新活下去,她抿着唇万般思绪,不知道如何排遣,终究只能重重的朝着灵台磕头。

明敬跟卫安差不多的年纪,连个性竟然都跟卫安差不多,并没有半点少年人的飞扬意气,碰上这样的大事,也仍旧是一副淡定的样子,看着不像是一个恰当年纪的孩子。

卫大夫人悄悄告诉卫老太太:“这么多日子以来,他便是这个样子,安安静静的,从来没有任性的时候。话也少的很,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身世一朝被推翻,又被接去跟陌生的人相处,会是这样的表现其实也再正常不过,朱元和朱焕在卫老太太旁边连忙道:“但是他是知道咱们的好意的……”

这么多天的相处下来,朱元跟朱焕又跟他年纪相仿,还算有些感情。

卫老太太笑了笑,握住他们的手紧了紧,慈爱的点头:“我知道,我都知道,任谁遇上这样的事,彷徨失措都是难免的……”

卫安在旁边含笑看着她,心里有些叹息又有些安心。

卫老太太的身体是真的一天不如一天了。

经过这一场大病,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了下去,最近连多说上几句话都气喘吁吁。

她心里难过,又害怕惊慌-----卫老太太毕竟陪着她走了这么久,老王妃已经去了,她是陪在卫安身边最久最亲近的人……

可是她又隐约觉得庆幸------幸好在卫老太太还在的时候,她终于把明家的事情解决了,把明敬找了回来。

不管怎么样,卫老太太心里的遗憾和不甘,总算是能少一些。

明敬在卫老太太面前始终有些生疏,却奇怪的跟沈琛相处得很好。

大约沈琛也有寄人篱下的经历,因此跟他格外有共同语言,每逢沈琛来,明敬便自在许多,连带着在卫老太太那里都能多呆上很久。

卫安看在眼里,便很有些期盼沈琛过来。

沈琛原本便喜欢往卫安这里跑的,自此基本除了出去办事,便都腻在卫老太太和卫安这里。

再过了一段日子,市舶司建造完成,沈琛按部就班的安排了四大家族各司其职,并且成功解决了东瀛使者前来求和,献上贡品一事。

他在福建的差事自此便告一段落了。

吏部也下了文书,新任的福建总督走马上任。

只是距离他过来和沈琛交接,怎么也得个把月,这个年,沈琛跟卫安都是不能回京城过的了。

虽然不能回京城过年,可是年味却半点也没有减少,卫大夫人早早的就让人开始操办起了年货,开始给朱元朱焕和明敬卫安等人裁制新衣,驿馆里上上下下都焕然一新,很有些过年的意思了。

卫老太太也兴致勃勃,少了刘必平等人的掣肘算计,她也显见得开心的很,领着明敬等人亲自去城外的寺庙上香祈福。

------------

第953章 婚事

刘必平的案子进展的很快,因为挨上了夏松的关系,隆庆帝对刘必平深恶痛绝,直斥他为乱臣贼子,三司在此情形之下从严从快的审理,终于赶在年关之前将此案审理完毕,呈上去交由隆庆帝最后处置。

隆庆帝身子越发差了,常年服食丹药,使他的性情也变化极快,时常大发脾气,看完了刘必平的罪状之后,原本已经给刘必平定了凌迟了,他还觉得不够解气,其他附庸刘必平的官员,和之前在朝中并未被挖出来的跟夏松等人有关的同党这回也全都尽数挖了出来。

京城一时抄家成风,人人谈刘必平和福建色变。

消息传回福建,卫老太太便笑了一声:“这回是真的清静了。”

不必再担心刘必平在朝中的人使绊子,最后又弄出什么枝节来。

卫安点点头,扶着她在院子中赏梅,闻言便笑着道:“其实之前便清静了,毕竟有刘夫人的亲口证词,再不济,还有罗源呢。别人不好说,可是罗源却是确确实实是真的投靠了海寇的,这事儿大家都知道,也根本遮掩不住。他自己站出来说刘必平是他的同党,那谁能不信?刘必平根本就不能脱身了。”

卫大夫人正好领着朱元过来,听见她们还是在商谈刘必平的事,就有些惊讶又有些担心:“不是已经定案了吗?是不是又出了什么事?”

她在泉州呆了很长一段时间,虽然有泉州知府庇护,可是也一直小心翼翼胆战心惊,生怕什么时候刘必平便真的朝他们下手。

后来刘必平更是差点儿用瘟疫把她们给杀死,若不是卫安去的快又随身带着治疗瘟疫的方子,她们未必能活着挺到现在。

刘必平对于她们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好人。

卫老太太知道她是听岔了,笑了笑便摇头:“圣上金口玉言,亲口下的杀令,如何会朝令夕改?不是这回事,这回是三司呈上去的刘必平的同党诸人名册的事。不过也都已经有定论了,你放心罢。”

卫大夫人松了口气,笑着应是,跟卫老太太说:“我们刚才去宝泉斋定了一批新式样的点心,南方的点心跟咱们京城的吃起来还是有些不同,您也尝尝鲜。”

宝泉斋的点心没什么稀罕的,卫大夫人之所以青睐他们店,还有另外的缘故。卫老太太挑了挑眉,转头吩咐卫安:“你同你表姐出去玩玩,驿馆后头的三角梅也开了,寻几枝回来插瓶也是好的。”

前几天卫大夫人去找卫老太太,提起了朱元的婚事,好像便是同宝泉斋有关。卫安一听便明白了卫老太太的意思,应了一声是,跟羞红了脸的朱元一起退出来。

等到孩子们走了,卫老太太才看着卫大夫人:“看见人家孩子了?”

卫大夫人让底下捧着东西的下人退下去,自己搀着卫老太太的手在旁边的石桌旁坐了下来,面上瞧着还算是轻松满意,并没有什么隐瞒的应了一声是:“看见了,是个好孩子,眉清目秀的,也很规矩,忠厚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