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184节(1 / 2)

明远想起来了。

对方也道:“偶失龙头望……”

原来这名年轻的士子,是明远在汴京时,庆贺蔡京与蔡卞兄弟考中之后,从遇仙正店出来时偶然遇到过的落榜失意士子。

当时明远是根本无心科举,而对方则是真的科场失意,而双方当时都有些酒意了,于是对视了一眼,一起合唱了半曲柳永的《鹤冲天·黄金榜上》。

当时明远有些微醺了,因此没有问过对方的姓名,但却记住了对方的长相。

两人再见,竟然都能把对方想起来,可见这记性都不赖。

愣住片刻之后,明远与对方同时大笑。

明远当即向对方通名:“我姓明,名远,字远之,京兆府人。”

对方则答道:“在下姓秦,单名一个‘观’字,字少游,高邮人氏。”

明远差点被呛住:“秦……秦……秦少游兄……”

眼前这人是秦观,竟然是秦观啊!

他竟然一年前就和秦少游秦淮海一起在大街上唱过卡拉ok?

啊哟喂他这“北宋名人收集器”的运气真不可谓不好!

明远哪里肯放过这个机会?

“少游兄,他乡相遇,也是有缘,何妨坐下来与弟小酌一杯?”

然而秦观却回头,依旧带着几分怅惘地望着苏轼离去的方向。

明远心知肚明,当然勉力相邀。

“小弟在这附近的一间酒楼上,应当是预留了一间閤子……”

他到杭州的时日还不久,但史尚已经把这些基础工作都为他做好了。

秦观见苏轼转眼间就溜得人影都不见了,回过头,苦笑一声,道:“小弟怕只是自作多情罢了。”

他当下欣然应允:“那么就叨扰远之兄了。”

两人于是联袂进了那酒楼,临进閤子之前,明远拜托那酒博士,若是看见一名十二三岁的少年……也可能是两名,找到这里,就将人带到他的閤子里去。

在閤子里坐定之后,明远命人添了两副碗筷。

秦观一看,席间已摆了五个人用餐的器具,忍不住挠挠头,问:“远之兄……是有约吗?”

明远淡笑:“不过是些亲友罢了。”

他与秦观闲聊两句,得知对方去岁科举落榜之后,一口气咽不下,便回到家乡,重新准备科考,但又觉日日复习经义文章,无所事事,虚度岁月,于是便起心出来游历。

在杭州住了几日之后,秦观发现,一心仰慕的苏轼,竟然外出到杭州来做通判了。

秦观:!

明远马上很贴心地为秦观斟上一壶新酒,眼见他闷闷地饮了,便又斟上一杯。

他算算时间,觉得某人也快要到了,便故意问:“我方才见少游兄在高丽使者面前慷慨陈词,义正辞严。小弟实在是佩服。”

秦观却依旧很郁闷,道:“那里及得上苏眉公?”

明远听见閤子外面有沉重的脚步声、咳嗽声慢慢靠近,心道:来了!

“苏眉公才是临事刚健不屈,应对得体,既不坠我大宋之威,又敲打了那些见利忘义之人。”秦观继续说,这些话,足以证明他是一个铁杆的苏轼粉丝了。

于是明远继续问秦观:“少游兄,如果你有机会见苏眉公一面,你愿见吗?”

秦观幽幽地叹了一口气:“某可是连续递了三四次帖子,与苏公都无缘一面。今日在杭州驿之外,又是擦肩而过……”

他突然长叹一声,吟诵道:“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眉州。”

就在这时,閤子的门被猛地推开,苏轼自外跳进来,顽皮地笑道:“快!那‘万户侯’给我!”

第167章 千万贯

秦观万万没想到, 他一旦念诵出“惟愿一识苏眉州”,苏轼就真的出现在面前。

此刻的苏轼,身着便服, 已经换去了刚才出现在驿馆时的官袍,一副公事办完之后出门会友的打扮。

秦观又惊又喜,回头看见明远坐在一旁, 安然地摇着手中的折扇, 心中全明白了——明远是苏轼的朋友,刚才自己的失落与怅惘之情他全看在眼里,所以穿针引线, 刻意安排, 才有了现在自己与“偶像”的相见。

秦观喜不自胜,赶紧拜谢了明远,又从怀中掏出一大叠诗文,恭恭敬敬地递给苏轼,请苏轼点评。

苏轼也不客气,接过了那一大叠抄写工整的字纸, 一目十行, 迅速翻阅。其间苏轼表情严肃, 秦观与明远在旁,左看右看, 都猜不到苏轼会对秦观的诗文作何评价。

只不过, 明远是心中“大概有数”, 而秦观则是真正的忐忑不已,一颗心悬到嗓子眼。

毕竟苏轼是成名十几年的大才子, 而他秦观, 则是一名落第士子。

眼看着苏轼的表情越来越严肃, 秦观的一颗心也渐渐沉了下去。

终于,苏轼放下手中的文稿,表情认真地抬起头,望着秦观,指着那些文稿问:

“这些,都是子游所做的?”

秦观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