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下子,守关的安息帝国方面的人马也更加的紧张了,待这又向关墙上冲来的人马刚刚冲上到斜坡的时候,他们又再往关墙外推下了一批擂石。
自然,这一波的印度军团的人马,看到上面滚滚而来的死亡擂石,被吓得一声叫喊,又往回逃。
如此,跟着又一支人马再往上冲……
不得不说,如此看似是自杀式的攻击,还真的将关上的敌军的注意力牢牢的吸引住了。
双方的人马,都忐忑慌张当中僵持着。
另一方面,那一营汉军将士,早已经悄悄的绕离这关口,往此关隘一旁的山峰的悬岸峭壁的地方潜去。
高达百丈的悬崖峭壁,并不是那么容易攀爬的。如果是印度军团的军马,那根本就没有半点攀爬上去的可能。汉军方面,虽然有训练过他们如何利用勾绳攀墙,却没有对他们进行攀爬悬崖的训练。
但这些,对于汉军来说,却不是太大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军中的个别军士来说,更加不成问题。
一般的悬崖,极少有真的是从上到下都是有如一刀切的那般垂直平滑。实际上,善于攀岩的人,他们也总能够在悬崖当中找到落足的地方,能找到一些更好攀爬的路线。
这一营汉军将士当中,也并不需要个个都是攀崖高手,有数个厉害一点的,就基本都可以让整营人马都攀爬上去了。
这一营人马便是如此,他们当中其实就只有四、五个军士,是真正的攀崖高手。
他们先是人人背着一大圈的绳索,利用强弩,将挂勾射在上面一些可以稳住挂勾的地方。然后就借着绳索,先樊爬上一段。实际上,有些地方,他们根本就不用绳索,直接就徒手攀爬上去。
他们一边攀爬上去,一边用工具弄出一些可以落足的踩点,这些是为了方便下面的人马攀爬上来而弄的。
攀爬到悬崖的一段之后,他们就会找到或是弄出一些可以立足的安全的地方。接着再往上攀爬。
当有人可以攀爬到了上面之后,亦等于已经将绳索一路布置好了。如此,下面的军士,他们就可以沿着绳索,沿着早前上去的军士的足迹,一路攀爬上去。
以这些汉军将士的体质及力量,有绳索借力,如此攀崖,基本都不会有问题。或者,会有个别的家伙恐高或者有点什么的小问题的汉军士兵。这些都是小事儿了,偷袭敌军,少了一小部分人马,对结果影响不大。
关前喊杀震天,将关内的敌军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住了,根本就没想到此时会有一支汉军的人马悄悄的从山壁的另一边攀爬了上来。
其实,汉军对于这样的偷袭并不是第一次了。这些都没有什么可说的,对于汉军来说,都是一些熟门熟路的作战方式。
要说的是,在关前与关内的双方军马,无论是那一方面,他们都显得有点紧张。
而事实上,进攻的一方,印度军团的这一方,他们的损伤其实也不是真的太大。他们每一波进攻,留下一定的尸首,逃回一部份。到了最后,那道斜坡上,入眼都是一些血肉,尸首看似遍地。
不过,真要算起来,可能就是伤亡了千多人马而已。对于印度军团来说,伤亡这千多人马,完全在一个可以接受的伤亡数字之内。
或者可以说,这点伤亡,还达不到陆逊所想要的损耗。
怎么说呢,主要还是守军方面太过慌乱,太过害怕会被汉军攻破他们的关口。而他们的守将,也很明显是缺乏守城经验,面对看似倍数于他们的军马,他自己就自乱了阵脚。
往往,他在上面也只是不停的下令,让他们的军士拼命的往关墙外扔砸擂石。有时候,一波印度军团的人马冲击,他们就已经推下了数批擂石。
这些擂石,都是重物件,哪怕他们原来准备得很充足,可是也经不起他们这样的消耗的。
实质上,在数波印度军团的人马冲击过之后,关墙上的那些擂石便已经差不多消耗光了。
如此,到了后来,关墙上的守兵,他们就只能利用弓箭来防守,来射杀冲近到他们关墙之下的人马了。
也就是说,在数波印度军团的人马冲锋之后,印度军团的人马便已经冲杀到上面,杀到了关墙之下。
还好,留下监督掌控这些印度军团的陆逊,并没有再下令要他们开展登墙强攻,只是让他们在关墙之下与关墙上的敌军对射。要不然,印度军团的人马会损耗更多一些人马。
而守关的安息帝国的人马,看到汉军都已经杀到了关墙之下了,他们就更加的不敢掉以轻心。
结果,被从悬崖攀上去的汉军杀进了他们的关内他们都还不自知。
到了傍晚时候,汉军将士从天而降,直接杀到了关墙上。
由数员汉军武将的冲杀,心惊胆颤的安息守军根本就难以抵敌,很快他们就败逃了。
夺取了关墙的控制权,打开关门让印度军团的人马杀进来,自此宣告汉军的胜利。
虽然就快天黑了,但陆逊却没有停止进攻,他命令印度军团的人马继续追击。
在追击的过程当中,恰好碰到了敌军的援军,再一翻冲杀,杀得敌军大败。汉军连夜再下一关,然后才安营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