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太学辩议(四)(1 / 2)

大宋燕王 战国萧烟 1882 字 12天前

学谕方腾将纸张收起,稍作准备,随后才道:“请大家安静,马上开始第三轮辩议。”

等众人不再喊叫,学谕方腾才拿出一张纸向众人展示,然后高声道:“第三题,一县之地,盗贼四起,民不安生,主政一方,如何施为?辩议开始!”说完当即退回场下。

人群几乎同时站起两人,一起来到场中间。

一人向众人行礼高声道:“在下梅州孟轲。”

另一人向众人行礼后,也高声道:“在下淮安罗松。”

两人报完来历姓名,当即坐下开始破题。

不多时,罗松便起身将题纸展示出来,只听他高声道:“镇压抓捕,广施教化。”

将题纸放下之后,开始论道:“盗贼为贼,当有缘由,县治不肃,教化不明,此治乱之源也......”

等罗松论完,孟轲起身展示题纸,高声道:“禁小吏,劝农桑。”

随后论道:“一县之地,盗贼为何四起,民生为何不安?酷吏盘剥,私自征税,乃治乱之源......”

之后两人进行了整整半个时辰的辩论,两人对治乱之源看法不同,罗松认为是不兴教化、不通礼义廉耻所致,而孟轲则认为盗贼四起、民不安生是因为百姓衣食不丰,不得不沦为盗贼,继而引发不安定。由于他们对问题的认识不同,提出的解决策略也大相径庭,辩论许久,也不能得到对方的认同。

最后时间一到,就被方腾打断,直接宣布此论辩议结束。

在杨丛义看来,双方虽然辩论的很精彩,但这个论题并没有把治乱缘由说的那么清楚,只说了表面的现象和要解决的问题。起初觉得议题有问题,根本辨不出高下胜负,后来一想,这也许就是他们出题的目的,因为这些议题都非常开放,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个切入点,完全可以自由发挥,把自己的方略和方*的透彻,说的清楚。阅卷人和主考官只需要观看他们的答题表现,就能知道如果授官,该把他们放在哪里,是留在朝堂,还是放在地方。

其实这辩议,很像多人面试中的无领导小组讨论,参与人都可以自由发挥,而不会分出高低。想通了,突然觉得这策论辩议挺有趣,以此看来科举高中的也不会全是死读书的人,死读书根本就过不了策论一关,因为策论题目,要解决的都是实际问题。当然考的人多了,免不了有些会是眼高手低、纸上谈兵之人,但这些应该是少数。

第四场辩议很快开始,只听方腾高声道:“第四题,一县之地,多有流民迁入,地少人密,如何不生祸乱,百姓安居?辩议开始!”

这又是一个很开放的议题,怎么说都会有理。

当即有人起身上场,高声向围观众人行礼:“在下和州吕彬。”言罢,坐下破题。

几息之后,另有一人上前,高声行礼:“在下庐州苏群。”报完来历姓名,赶紧坐下破题。

不多时,吕彬当先破题,起身向众人展示题纸,高声道:“借乡绅之力,分流民于村镇。”

放下题纸,当即论道:“流民入县,首当安抚,田少人多,不便赐地,相互诉苦,与安定不利,当一家一户分散于各个乡村......”

等吕彬论完,苏群起身,展示题纸后,高声道:“编入厢军,可保安定。”

放下题纸,接着论道:“流民身无长物,首当安抚,随意聚集,便生祸乱,是以当编入军伍,不使影响当地百姓......”

这一论又是半个时辰,两人你来我往,争锋相对,尽挑对方问题,直把各自方略如何施行都说的通透。吕彬要把流民变为安定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让他们安心从事耕种,彻底融入当地,变成当地百姓。苏群的之论,是要把流民变成厢军,变相分给他们土地,但进行军事化管理,不让他们与当地百姓有过多交集。两人策论出发点不同,最终达到的效果自然也会不同,互不妥协,终究不能达成共识,把半个时辰用尽。

方腾再次出现:“此题辩议结束。感谢和州吕彬、庐州苏群,这是一场淮西内部的精彩争斗,非常精彩,再次感谢两位!”

等两人下场,方腾随即宣布第五场开始:“第五题,一州之地有五县,贫富各异,俱遇天灾,如何赈济?”

方腾方一退场,就有两人起身,快步上前,先后向众人行礼,一人太学生自报家门:“在下绍兴陆堃。”

另一太学生随后自报道:“在下江州唐悎。”

二人报过来历,随即坐下提笔破题。

不多时,两人差不多先后破题完毕,一番推让后,陆堃起身向众人展示题纸,高声道:“贫富相济,共度危难。”

放下题纸就要开始论述,不想还没张嘴就被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