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1 / 2)

杨枝甘露 李一平 2434 字 18天前

杨梓看宋清辉,用眼神征求他的意见。

宋清辉就笑着赞:“泉仔鬼机灵,都不知道他那脑袋怎么长的,神经突触一个能对接十八个。小蓉愿意他陪着就陪着了。我无所谓的。”

杨蓉还没有学《生理学》,她不理解宋清辉话里的意思,杨梓笑道:“难怪他能考那么高分。”

杨蓉幽幽接话:“泉仔是很聪明,他的智商得是我两倍。”

杨梓怕妹妹又陷进那自己比别人笨的怪圈里,立即反驳道:“不可能。智商至少要120以上才能考上你们那医学院,泉仔有240吗?有180他都能去清华了。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才200。”

“那不兴我90啊。”杨蓉习惯地跟哥哥唱反调。

宋清辉安慰杨蓉道:“小蓉,你不要妄自菲薄。高中课程很难的。智商90没可能考上重点高中。”

杨蓉气急败坏地抢白哥哥和宋清辉:“我比你俩笨,从小就是一对一地补课。没有补课我得是全班最后一名。什么重点高中、医学院,我都没可能考上。”

“小蓉,”宋清辉正色道:“如果你补习后成绩上去了,就说明你成绩不理想的责任在任课老师身上。他们的教学计划是按照大多数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设计的,那就意味着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学生。一个班级的学生虽然不多,但一刀切的教案,势必不能照顾到正态分布的两端。”

“那个正态分布你以后在《统计学》会学到相关内容。类似两头尖、中间粗的纺锤,你能理解吗?”

杨蓉隔着哥哥回答道:“我知道纺锤是什么。”

“所以,针对纺锤的两端,老师要因材施教才可以。可现在无论哪一科的老师,面对一个班的五十多个学生,根本没可能做到因人而异,他们没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一对一的辅导后,你能考上重点高中、医学院,证明你不适合坐在教室里上课,证明你适合的上课模式是一对一。”

这安慰、这解释……太出乎杨梓的意料了。不管宋清辉出于什么原因说这番话,他都从心里往外感激宋清辉。他用肩膀碰一下宋清辉,说:“小蓉,你宋哥说的对。我和爸妈既往都没想到这点,白白让你浪费了很多时间在教室里,事倍功半。”

杨蓉眼睛眨了眨,感激地说:“宋哥,你要是我老师就好了。”

“今天都教你背单词,还讲了词组和用法,来,叫个宋老师听听。”宋清辉心情好好地逗杨蓉。

嘴巴甜的杨蓉立即说:“宋老师,请多多指教。我能不能过425分,就看你的了。”

“咱俩一起努力,总能找到最适合你的学习方法。”宋清辉眼神坚定。“425分很容易考到的。加油!我看好你可以的。”

“嗯,加油!”杨蓉的情绪又好转了。

宋清辉在杨梓佩服的眼神里自得地笑笑,心说去培训机构打工怎么了,虽然大一没拿到一等奖学金,看吧,学到的东西又用上了!

这几年每次带新学生,都少不了要遇到与杨蓉类似的。抛开智商的影响,基本就是对学习的畏难情绪重,对自己能跟上、能学好的信心不足。而且越是高年级的女生,越对智商敏感。成绩不好的第一反应就是怀疑自己是不是太笨了。

于是,补习机构要因人而易的教学理论,就堂而皇之地登场了。

家长也愿意接受这样的理论:是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合他们家的孩子,最终导致了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在家长的潜意识里,他们的孩子是聪明的。

这也是一对一教学存在的基础。

看,我们可以针对你家孩子的接受能力,嗯,特点,制定一对一的教案,保证在有限的时间里,解决他在学校不能弄懂的知识点。学费嘛,是按教师等级来的。一节课有300块的,也有400块的,特级教师最高,500块。

贵吗?

自然不贵了。

低年级的知识点没弄明白,通俗说是万丈高楼的地基没打好,随大流勉强升级的后果(小学不准留级的),孩子越到后面越吃力,最后怎么补习也难有好成绩……

反正吧,宋清辉觉得辅导那些一窍不开的孩子,多收200也不算多——教得太吃力了。而杨蓉,他觉得还算可以,怎么说也是七窍开了六窍有余了。她差在没捅破那张窗户纸,没有培养出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

至于杨梓他父母是教学医院教授、是科主任又如何,他们面对的是本科毕业生、研究生,是有足够自学能力的佼佼者。他们没可能有辅导孩子学习的时间,更不可能积累出辅导差生学习的经验。

他们仨从小区外头走,绕到他们那个单元口时,见三位阿婶站在单元口聊天,在等杨梓开门呢。

杨梓一边开门一边说:“露露先上去了。你们可以这样按房间号,她会在上面给你们开门的。”

三位阿婶挺认真地记下使用方法。

还互相间笑着说:“广州就是不一样,咱们在家哪有这么复杂啊。”

“是啊,咱们那儿,随便喊一嗓子,屋里的人就都听见了。”

三个年轻人都不接话。

宋清辉扶着铁门请三位阿婶先走。而三位阿婶俱都请老板和老板的妹妹先行。谦让了一会儿,杨梓拉妹妹一把,带着妹妹领先进楼,宋清辉很客气地走在了最后。

第43章 43仙人烧 新鲜出炉的情侣尚来不及欢……

甘泉见姐姐去冲凉, 便把母亲的手机要过来,给她连接上这屋子里的wifi,然后用母亲的手机请求父亲视频。

甘父回去父母家吃了晚饭就回家了。他捏着手机一直在等妻子、儿女和自己联系。一听到视频请求, 他划开手机马上接通。

“老窦。”甘泉笑嘻嘻地跟父亲打招呼。“阿嫲给你做了什么好吃的?”

“荔枝烧肉。哈哈,馋不馋?”做父亲的逗儿子。

甘泉很凑趣地做了一个吞咽口水的动作, 嘴里却说:“不馋,我周日回去要阿嫲烧两份。”

甘父哈哈大笑。他母亲有十几个孙男娣女,最疼爱的是自己屋企的这两个。不说女儿从小就是镇上最聪明的乖乖女, 一路第一名地考去一中,就是泉仔有样学样地紧跟在姐姐的后面,最后高考考得比姐姐更好, 不知道强过镇子里别人家的孩子几百倍。任何时候俩孩子过去老屋,自己母亲都会挑拣他们喜欢吃的做。

“儿子, 今天累不累?”甘父每晚要和儿子聊几句。

“累。累死我了。”甘泉叫苦。

甘父立即说儿子:“细佬仔不许说死。小心你阿嫲听到不高兴。”

“嘿嘿,我不当阿嫲说这话。老窦,我那俩同学你从哪儿挖出来的?”

“他们去报考辅警, 文化课差了十年的光景, 除了一把子力气就没别的。但他们认识我,叫出和你是同学,我看他俩也是憨厚性子的,就介绍他们过去帮忙。你跟你杨哥说合用就留, 不合用就别勉强。”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