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七章、难民危机(2 / 2)

弗朗茨问道:“阿尔布雷希特,你觉得毛奇想要干什么?诱敌深入,准备吃掉俄国人的第八军?”

参谋长阿尔布雷希特笑道:“可能有这方面的因素,不过更多的应该是为了保存实力,早点儿跳出华沙那个大坑。

俄国人的优势太大,正面对抗普波联邦没有丝毫胜算。想要翻盘,毛奇只能出奇招。

具体是什么我不清楚,不过从军事上出发,放弃波兰拉长俄国人的战线,确实可以增加普军的胜算。

波兹南地区失守,还牵扯到了历史遗留问题。从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该地区就被划给了普鲁士王国,不过当地人一直都不怎么服气。

确切的说是当地的资本家、贵族、知识分子,对柏林政府非常不满。

表面上是柏林政府的民族融合政策,在当地推行日耳曼化,实际上是容克贵族占据了政府中大部分利益,他们这些后来者残羹冷炙都没拿到。

平常时期这些人闹不出来乱子,战争年代就不一样了,尤其是眼看俄国人就要获胜,这些失意者自然就活跃了。

或许,毛奇想要一次性拔出这些隐患,故意让他们暴露出来。”

“引蛇出洞,清除异己。”

这种事情,弗朗茨也是轻车熟路。政治斗争本来就是残酷的,没有办法变成自己人,那就只能清洗掉了。

战争进行到现在这一步,普波联邦的内部矛盾实质上也积累到了一个巅峰,就差一个导火索就要爆炸。波兹南既然成了隐患,自然要清洗了。

看了看地图,弗朗茨由衷的感叹道:“毛奇真够狠的,华沙地区那几十万军队,说放弃就放弃了!”

这种做法没有什么不对。正所谓“慈不掌兵”,为了赢得战争,没有什么不能舍弃的。

看似舍弃了几十万军队,实际上柏林政府并不亏,战争进行到现在双方已经仇深似海,只要有希望波兰人就不会投降。

这些部队大都是当地人,想要一战歼灭几乎不可能。不能够全歼,就算是取得了胜利,战后想要肃清地方也非常的困难。

柏林政府只要派人插一手,地方游击队就诞生了。只要想想前期哥萨克骑兵在波兰地区的暴行,就知道当地民众有多仇视俄国人,后面的游击战有得打。

财政大臣卡尔笑道:“陛下,毛奇恐怕也是逼不得已。华沙地区可不是只有几十万军队,还有大量的难民。

战争迟迟不结束,这些人无法返乡恢复生产,普波联邦提供不了这么多就业岗位,波兰地区可以说遍地都是难民。

初步估算,大约有将近三百万人领着柏林政府的救济粮,其中约有一半人完全丧失了生计来源。

在养着上百万军队的同时,再养着数百万难民,即便是有英国人输血,柏林政府的财政也受不了。

丢了波兰地区,同样也丢了这个沉重的负担。在这个问题上,柏林政府应该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难民永远都是最令人头疼的,奥地利在大规模接受难民不假,可惜殖民政府已经过了饥不择食的年代,已经设置了门槛,语言文字那一关就拦下了绝大部分人。

英法殖民地、美洲国家倒是欢迎移民,可惜要自己买船票,到了地方也需要自己想办法谋生计。

弗朗茨点了点头:“这对柏林政府是一个难题,不过应该难不倒俄国人,他们有丰富的应对经验,就是不知道亚历山大二世这次会怎么做了。”

救济是不可能的,这些难民大部分都是俄军制造出来的,沙皇政府就算是出钱救济,也收复不了民心。

况且,沙皇政府也不富裕,这种毫无意义的投入,亚历山大二世肯定不会干。

屠杀是最后的选择,涉及到了数百万人,估计俄国人也不一定下得了手。

驱逐或许不是最好的办法,却是沙皇政府最有可能选的,就如同第二次近东战争一样,俄军驱逐了大量的奥斯曼民众涌入内陆地区,人为制造了大饥荒,重创了奥斯曼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