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一章、筹码(2 / 2)

涉及到了利益,费利克斯的态度缓和了一些,故作疑惑的问:“诚意,在什么地方?我怎么没有看到?

拿俄国人的领土当诚意,还要我们自己出兵去取,贵国这样的诚意还真令人吃惊啊!”

什么事都不用干,普波联邦就支持奥地利获得乌克兰和俄属巴尔干半岛,看似占便宜,实则是暗藏玄机。

两次普俄战争已经让柏林政府完全清醒了,俄罗斯帝国就是一个打不死的小强,就算是赢了这次战争,要不了多久也会死灰复燃。

这么周而复始下去,他们就什么事都不用干了。想要获得一个安稳发展的国际环境,必须要找人分担仇恨。

最理想的盟友是奥斯曼帝国,可惜这位烂泥扶不上墙,真的不顶事。

其次是北欧联邦,遗憾的是他们得罪死了丹麦人,有丹麦人扯后腿,北欧联邦根本就不可能和他们结盟。

再然后是中亚各国和远东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差不多,都是不顶事的,拉拢过来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奥地利原本不在柏林政府的盟友范畴中,只是局势逼得没办法,为了赢得战争,他们必须要让维也纳政府放弃支持俄国人。

被拆穿了,弗德曼也不恼,依旧笑呵呵道:“首相阁下,话不能这么说。我们在战争中重创了沙皇政府,贵国占领这些地区就是一次武装游行。

如果贵国愿意,还可以直接连伏尔加河畔一起拿去,我们都会支持。”

费利克斯摇了摇头,打开地图就知道“伏尔加河畔”是啥地方,那是奥地利能够伸手的么?

“我们可没有贵国那么好胃口,俄奥友谊源远流长,我们对俄罗斯帝国的领土没有任何兴趣。”

这是真心话,费利克斯对俄国人的领土没有任何兴趣,维也纳政府也没有窥视的意图。

当然,俄国人要是不想要,硬要送过来,大家也不会拒绝。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似乎是进行了一场剧烈的心里斗争,弗德曼缓缓的说道:“如果加上德意志联邦呢?

只要贵国肯停止支持俄国人,我们就不再反对贵国兼并德意志联邦。”

言外之意,费利克斯已经听出来了。“不再反对”换句话说就是:不支持、不反对,默认奥地利吞并德意志联邦。

坦率的说,费利克斯首相心动了。不过没有表露出来,按照目前的情况,柏林政府能给这样的承诺已经是极限。

同样的事情,换了沙皇政府,没准备人还直接表示支持了。

不用怀疑亚历山大二世赢得战争决心,任何一位雄主都是能屈能伸之辈。

对俄罗斯帝国来说,欧陆霸权那是未来的事情,眼下还是先赢得战争。

普波联邦也是如此,只不过他们受英国人的影响太大,没有办法做到那个份儿上。

“阁下的提议没有任何价值,如果换作1853年,贵国有这份儿诚意,那么事情早就解决了。

到了现在,阁下觉得你们的立场还重要么?据我所知,贵国上一次战争的伤口都没有舔干净。

这次战争过后,贵国需要修养多久,二十年、还是三十年?

我们真要采取行动,你们就算是反对又能怎么样?到战场上打一仗,你们敢么?”

这不是鄙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赢了战争只是开始,普波联邦想要恢复实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不能为了干涉奥地利,就把自己的家底全部赌进去?

有哥伦比亚的前车之鉴在,谁也不能保证维也纳政府改变主意,揍他们一顿就收手。

筹码也要看抛出来的时间,即便是价值连城的东西,出现在了不对的时间,那也是一文不值。

弗德曼神色微变,随即恢复了过来:“首相阁下,那要看你怎么想了。如果这些条件不能令你动心,那么假如俄国人赢得战争呢?

纵观全世界,有实力威胁到贵国已经不多了,俄罗斯帝国恰好是其中之一。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才多久,俄国人就从上一次战争中走了出去,如果让他们赢得战争,继续发展下去贵国就能放心么?

沙皇政府对土地的贪婪是无止境的,打开地图就知道,贵国和俄罗斯帝国的边界线有多长,未来发生摩擦是必然的。

与其留下一个隐患,不如现在将他们除去。贵国还可以趁机进入黑海,以贵国的实力将黑海变成内海都是时间问题,谁都没有能力阻挡。”

弗德曼说出了维也纳政府的担心,俄国人的发展潜力太大,那么庞大的领土,谁也不知道会孕育出什么怪胎。

相比之下,普波联邦的威胁就要小得多了。即便是赢得了战争,以他们的国力也吃不下多少地,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至少还需要数十年时间。

这还是理想状态,奥地利也是一步步走过来的,维也纳政府比任何人都清楚民族融合的难度。

可以这么说,普波联邦从俄罗斯帝国夺取的人口越多,国内的民族问题就会越严重。

二元帝国可不是那么容易玩儿的,一个活跃的波兰民族就够呛了,再增加一些民族进来,和原时空的奥匈帝国又什么区别?

甚至还不如奥匈帝国,起码哈布斯堡家族经营了几百年,统治已经深入人心,闹独立的人真心不多。

沉默了片刻功夫后,费利克斯摇了摇头:“公使阁下,你错了。奥地利一直都在保持中立,从来没有支持过俄国人。

你看到的只是正常的商业贸易,作为自由贸易体系中的一员,我们是不会干涉市场的。

如果贵国想要切断俄国人的物资供应,那就花钱买吧,只要你们把物资都买光了,俄国人自然就买不到了。”

弗德曼脸色阴沉了下来,他非常清楚费利克斯刚才明明动心了,但还是拒绝了,连进一步谈判的机会都没有给他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