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是一个好皇帝,从来都是非常理性的,这是他最大的优点,整个北宋,除了最前期的太祖,太宗真宗,他们是王朝初年,各方面问题还没有反应出来,整个北宋都属于是上升期,有问题,也可以被解决。
到了仁宗时期,长达几十年的执政之中,除了初期被太后执政,没有他的发言权之外,基本上,仁宗一直都控制着朝堂上面的局面,他任何东西,都不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大局。
吕夷简有问题吧,可是偏偏,他的掌控下,吕夷简基本上在朝廷中枢20年,甚至说这20年,也是仁宗朝之中,较好的20年。
发现问题,顺势把范仲淹推上去,想看看他所谓的改革,会不会对朝堂带来新的好处,可是发现不行,立刻拿下,范仲淹再也没能进入朝堂,反倒是他的追随者,比如韩琦,庞籍等人,开始崭露头角。
这是仁宗的优点,也是他的弱点,优点在于,北宋都相当的平稳,保持了一个大国的态势,缺点是,哪怕是因为他自己的事情,都无法改变。
比如,赵昕的事情,明知道王德用在后面,甚至可能目标直指汝南郡王,可是偏偏,为了不影响大局,他只能够憋着,这种委屈,是任何一个君王所不能做到的。
换成神宗,肯定不管不顾,不行就是不行,甚至不惜动摇基本朝政,用于推行一个变法,王安石遇到神宗,那真的是庆幸,如果换成仁宗,或许王安石连崭露头角的机会都没有。
相对于个人品格高洁,毫无私心的范仲淹,王安石还是差一步,他的某些策略,也只有在神宗面前能够迎合,放在仁宗这里,基本上是不过。
可是怎么做,跟心情没有关系,仁宗就是不想看关于保州的奏章,在那里发呆,最终,还是淑妃看到了,主动的说了几句,这才重新拿起来。
木然的看了一下,仁宗只说了一句话:“保州兵变平了!”
平了,简单的一句话,就说出了千里之外的兵变结果,可淑妃的眼泪,刷的一下流下来了,是啊,朝廷重视,上万乱兵的兵变,说平息就平息了,反倒是他的儿子。
旁边,懂事福康帝姬,赶快拍着母亲的背,用略显稚嫩的话语说道:“姐姐,别哭了!”(注:宋代非皇后的嫔妃子女,多称呼生母姐姐!)
淑妃看着懂事的女儿,眼泪更是止不住的留下来,旁边的仁宗也看着一阵阵的心酸,他身为皇帝,哪怕有泪水,也不能随便的流下来,已经开头看了,索性继续的看下去。
果然,他看到了韩琦所说的两个重点,棱堡和长弓。
这其中,制作方法都一笔掠过,主要写功效,棱堡是防御性的武器,只是说了造价和防御力,特别提点了就3000贯的造价和800人抵御最少2万人强攻一个月以上的效果。
实际上,苗家庄的棱堡,别说是2万人,20万人也是同样的结果,棱堡很完美的解决了防御度的问题,别说是20万人,200万人,在攻击棱堡的时候,能够走到一线的,也就那么多人。
特别是拥有长弓之后,在无法破解长弓这个射程的前提下,连弓箭手都被压制了,除非攻城方能够冒着,不停损失的危险,把弓箭手放在长弓的射程之中,那样更可怕,棱堡的消耗更强。
韩琦当然知道,2万人,1个月,这并不能表现出棱堡的真正实力,可是他只能这么说,具体怎么的,要通过比对,甚至是实战,目前棱堡所经受的,也就是一万人左右的攻击,棱堡明显占据上风。
长弓就更不用说了,韩琦之前只是把长弓放在一个辅助的位置上面,在弓手们逐步的演练之后,越发的发现了长弓的好处,这里也着重的说明,主要是性价比。
这是韩琦从孙吉那里听到的一个新的名词,虽然是新词,却听起来很有道理。
之前他一直都感觉,把神臂弩降低威力,减少造价,这样有些问题,可现在,他终于明白了,性价比才是关键。
考虑到攻击力的问题,有时候,太强的攻击力,反而会溢出,比如说,一刀也是杀死一个人,千斤巨石也是同样,你用千斤巨石,不是浪费了,哪怕再有钱,再有能力也是如此。
长弓不但有突出的功效,能力上是远高于短弓,制造方便,还便宜,可以大规模制造,无论是那一方面,都是北宋必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