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弥陀(1 / 2)

左道之士 牙齿 1465 字 16天前

两人相视而笑,因着共同的理念和志向,求同存异之下,将彼此视为值得一交的道友。

叶知秋收回高举过头的双手,原地活动手脚,此番搬运气血,燃起一点真阳之火,已是一柱擎天的姿势,不得不暂时压枪,暗别过一边,方才坦然坐下。

“俗话说相逢是有缘,我与道友相谈甚欢,方才望风捕气,无意之看到道友的气象,实在是触目惊心,想出一个解决的法子,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竹山教弟子乌蒙自己知道自家事,只是能医不自医,根本无计可施,如今听得身边道友有法可为,顿时精神振奋,以真心请教的诚意,想要讨来救命的方子。

“道友休得小儿作态,有什么话但讲无妨,贫道如今也是功行大减,却苦于没有出路。”

叶知秋立即明白过来,笑道:“天罡三十六法金蝉脱壳,我也是略知一二。或许道友得其传承,未能竞全功,故此以释门经义修补,不定是观想释门诸神,坚固神魂之法罢!”

竹山教弟子乌蒙默然无语,轻轻地点了点头:“道友所猜无差。贫道自觉金蝉脱壳有所缺漏,寻了一卷大唐高僧陈玄奘手书的《过去弥陀经》修补,可惜释门经义玄奥莫名,只是凑巧得了其部分道理,深以为憾!”

叶知秋轻轻摇头:“深以为憾?我却觉得幸甚至哉!若非道友只学会释门的皮毛,还未浸**其,得到真正传承,恐怕现在早已深陷其,连我也爱莫能助了。”

竹山教弟子乌蒙听到这里,忍不住打了个哆嗦,显然想起了什么,连忙开口询问:“道友何出此言?可是发觉了有什么不妥之处?”

叶知秋叹道:“余听闻大唐高僧陈玄奘一路西行,去身毒国请了三藏真经回来,途历经千辛万苦,不知道多少劫难,如此才有了根本经典,后又广开门路,传播经义,建立法相宗,释门诸神才算在土站稳脚跟。”

此乃众所周知的陈年往事,竹山教弟子乌蒙听了也是轻轻点头,丝毫没有觉得不妥,于是按下躁动不安的心情,耐心地听着新近结识的道友仔细分说。

“释门诸神无形无相,自然天成,正是进入土,附和民间祖先崇拜,牌位神像,才开始营造各种神相。须知,此相亦是释门诸神的神性具体一面,时时观想,得了感应,建立渠道。天长日久后,释门修士的三魂七魄成了诸神的一部分,褪去躯壳,神魂自然被收归己有,增益释门诸神的功行。这也是长生的法子,可惜为他人嫁衣,饶是你神魂琢磨成金刚,也不过是璎珞、宝石,庄严释门诸神。”

这番话可以说是切要害,听在竹山教弟子乌蒙的耳朵里,仿佛千万雷霆齐齐轰鸣爆开,后背冷汗冒出大片,感觉头很晕,天地在旋转,差点坐不住了。

片刻过后,他才调整心态,恢复过来,忍不住开口询问,只是嗓子很是沙哑:“道友此番说话,不知道有何根据?须知释门广大,大开方便之门,平民百姓入得,为何我辈修士却会遭受如此待遇?”

叶知秋笑道:“方才我所说的是真是假,道友自己心里还不清楚吗?何必拿大话诓我?我不过是陈述事实,听不听得进去,不在于我,而是道友自己决定。”

竹山教弟子乌蒙也算修炼数百年的前辈修士,尽管没有参与三次斗剑,却也明白正派大教,如蜀山、青城都被释门修士渗透控制,专门拱些小辈出来,持着重宝到处惹事。不服的旁门、魔教,不知道多少高人都被设计铲除。至于某些积年老魔,连释门大德都觉得棘手,会强行度化。新朝开国后,立即纷纷飞升,背后的隐情,实在是触目惊心,令人不寒而栗。

“道友所言甚是!贫道最近也有所察觉,否则怎么会如此不自量力,以凡夫俗子之身,对抗犀利的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