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君臣(六)(2 / 2)

将血 河边草 1701 字 29天前

皇帝陛下也能理解赵石此议,他以为,当初赵石创立国武监,用了将近五六年的时光,将国武监从无到有整饬的好生兴旺,同时创建了猛虎武胜军这样一支皇帝亲军出来。

这都是大将军赵石的心血所在,回京之后,自然要多照看一些。

而再一想,还有比国武监山长更清闲的职位吗?想到这个,皇帝陛下心里也是苦笑,这是连养老的地方都找好了吗?也不想想,自己才多大的岁数,他们君臣二人,都可以说是年富力强,怎么就有了这么多的暮气呢?

但他不明白,在赵石看来,国武监是大秦第一所真正的军事院校,猛虎武胜军的成功,也证明了国武监的价值所在。

他的雄心,皇帝陛下不知道,外间的将领们也不清楚,朝臣们更是懵然不知,在他的设想中,有了国武监这样的种子,只要生根发芽,将来大秦的军伍,将能控制在一个极低的数字上面。

这是无数历史事实都证明了的事情,只要国武监能在大秦开枝散叶,那么,职业军人将以无可争议的优势,取代如今那些半职业的士卒,这么一来,第一个直接后果便是精兵简政……

职业士兵组成的军旅,将用很少人数,便能战胜那些漫无军纪,身上还带着土腥味的看似强大的敌人。

而他用数载的时间,创立了国武监,然后匆匆出征,国武监发展至今,也多出了太多其他的味道,看似繁荣,但在赵石看来,却已经开始背离他的本意。

他要的是走出国武监的都是坚强的军人,而非满嘴之乎者也,文不成武不就的废物……

这次回京,他已经决意革除国武监旧弊,并让国武监迈出最为关键的一步,不过到底能做成什么模样,赵石心里也没底,不过无论胜败,对于如今的他来说,已经无关紧要,这只是他做出的尝试而已,即便小败,他还是大秦上将,无损于其威权。

而且,皇帝陛下也不算猜错,赵石回京,总要找个事情来做,与其在其他事上纠缠不休,不如一如当年,躲到国武监去,也能少沾些麻烦。

皇帝陛下自以为知晓了赵石的意图,随口便答应了下来,还很是勉励宽慰了几句,有了皇帝陛下的允准,赵石之后行事便能顺遂的多了。

君臣这一番倾谈,直到日暮时分才结束,因为皇帝陛下已不胜酒力。

君臣把臂而出,皇帝陛下身子已经开始摇晃,口齿也不太清晰了,换句直白点的话,就是喝多了。

醉眼迷离之中,皇帝陛下还是摆活着,“柱国且去,朕定不负你。”

太监宫人们顿时围了上来,将皇帝陛下搀住,他们都是头一次看到皇帝陛下酒醉的模样,不由自主的便有些埋怨大将军,为何将皇帝陛下灌成这样。

也许换个旁人的话,官大些的,他们便敢埋怨几句,官小些的,他们就能呵斥连声,当然,换个人也不会跟皇帝陛下促膝相谈数个时辰,那得是多大的荣耀。

而大将军赵石当面,给个天做胆,他们也不敢露出半分不满出来,还要谄笑着,问大将军是否也醉了,要不要在宫中休歇一晚,或者给弄些醒酒汤之类的。

赵石那是没有一丁点的醉意,以他的酒量,灌倒皇帝陛下十次八次都有余,遂摆手吩咐,“赶紧扶陛下歇息去吧,照看好了,别出差错,找个人,带我去慈安宫。”

太监们诺诺连声,心中也在咂舌,果然是大将军赵柱国,在宫中就敢随意吩咐陛下近侍,换了同门下平章事李大人当面,也不会这么逾越吧?

不过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还是麻利的扶着陛下登上龙辇,往皇帝寝宫方向而去,留下不下五六个人,打着灯笼,引领着赵石往慈安宫方向而来。

慈安宫中,灯火通明,因为大将军赵石的家眷被招入了宫内,慈安宫左近的先帝妃嫔们,也都听了消息,打扮的花枝招展,聚到了慈安宫这里。

她们先前在后宫之地可能风光过,但现在嘛,却大多都属于宫内过气的人物,先帝宠爱的妃嫔,都在西山守陵,剩下的都是些孤魂野鬼,在宫内战战兢兢的过活。

说实话,已经没多少人在意她们,她们聚居于此,得太皇太后娘娘庇护,这里一切都在围着太皇太后娘娘转悠。

外朝的事情,离她们更加的遥远,不过,既然如日中天的大将军赵石家眷到了这里,她们也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如能说上一两句话,结下些交情,等……太皇太后百年之后,不定就又是一张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