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归家(2 / 2)

将血 河边草 3253 字 29天前

旁边的人身份都是不够,也只有看着几人说话的份儿,到是那位枢密院出来的佐使还能凑上来说两句,其他人之前站着,如今还得陪着,,羽林左卫的一些留守将校散开来,和归来的同僚说上几句,语调之间,难免透出几分羡慕和酸涩。

但也怪不得旁人,赵石接任羽林左卫有几年了,将羽林左卫整治一新,经营的跟铁桶相仿,但也总有那吃不得苦头的,陆续裁汰了一些,但有人进言,这般下去,得罪的人太多,羽林卫卫戍京縻,和权贵们打交道的时候多,出征的时候少,许多人惫懒了些,却也不无用处,尽皆汰去,得罪人不说,也有些可惜。

赵石从谏如流,改弦更张,精兵强将都留在羽林左卫大营,其他屡教不改的,也没再往外赶,各处值守的活计就多数派给了他们。

就算如此,经过他一番折腾的家伙,也比右卫那些家伙要强上许多,充充门面已是足够,而他出使蜀中,这些人也就留了下来,没人管着,很是逍遥了一番,但这回见到风吹日晒,一身的精悍,打磨的好似换了个人般的同僚,除了羡慕的眼睛发蓝,心里泛酸之外,打上几声招呼,话好像也已说不到点上了,好似完全成了两个世界的人,让许多人都生出了世事难料的感慨唏嘘。

和几个人寒暄一番,赵石这里谈不上应对得体,却也让人生不出半点狂妄跋扈的感觉来,就连礼部的几个人也都暗自松了一口气,前些时听说这位擅自便将军前大将给抓了起来,还道不定嚣张成什么样子呢,出京之后多少都有些忐忑,这时却都暗想,传言终究有些靠不住,瞧这副模样,哪里有半点少年得志的样子?也不知是谁乱嚼舌根子,让咱们跟着白担了许多心事。

又多说了几句,那边成峦咳嗽了一声,笑道:“诸位,诸位,大人有恙在身,这里也非是叙话所在,咱们还是恭请大人起行,赶紧回城才是啊。”

众人一听,都道有理,这里也实在是呆不下去,即便是人人手上一个暖炉,也挨不住寒风凛冽。

于是,恭送赵石回到车上,一声令下,队伍缓缓开始向前,直到赵石的车过去,岳博立马叫手下的差役给诸位大人披上外袍斗篷之类的御寒衣物,牵来马匹,抬来轿子,随在队伍后面。

到得长安城西门处,城门前早已准备妥当,摆下香案,宣旨的太监,守护各处的羽林卫军兵,远远旁观的百姓,更有一队仪卫等在那里,场面比之前又大了几分“得胜伯,明威将军,兵部郎中,羽林左卫都指挥使赵石接旨。”

这一通过场可就不是赵石想怎么就怎么了,一切都有礼部官员在盯着,从赵石来到此处,再到众人山呼万岁,陆续跪倒在地,赵石这时才上前,拜倒在香案处,聆听圣谕。

也不必细说,值此之际,大庭广众之下宣读圣旨,本身就已表明了朝廷嘉赏之意,圣旨简短,略提功绩,便让赵石归家探望亲眷,诸将先率兵回羽林左卫旧址,西山大营,着兵部妥善安置等等。

圣旨如此之简短,有些没见过这等场面的,不免有些失望,之前还以为是赏功的旨意呢,不过明白人也不少,知道此时不可能细述功勋,那得说到什么时候?

尤其是得胜伯那里,之后必定还有旨意到的,现在更是没让得胜伯直接入宫觐见陛下,而是体贴有加的让其回府休息,这才是真正的荣宠备至,而在城门这里,其实着人传来谕令便是,但却摆开香案,宣读了皇帝陛下的旨意,看重之意不言自明。

看似简单仓促,其实这里面的道理深着呢,各家的功劳之后绝对少不了,这时急什么?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

随行军兵陆续开拔,去向西山大营,赵石身边的人却还留下不少,坐着马车,前面有仪卫开道,各种仪仗齐备,在一众亲卫牙兵的护卫之下,浩浩荡荡进了城门,一路之上的风光自不必提,行了足有一个多时辰,才来到自家府邸门前。

这里早已经等满了人,府中之人几乎倾巢而出,簇拥着裹的严严实实的石头娘,也不知已在这里等了多久了。

到了这里,仪卫统在马车前行下军礼,告了一声罪,这才带着仪卫迤逦而去,赵石下了马车,看见府门前被一群人簇拥着的老太太,晚燕归巢,游子还家,心下也不由暖烘烘的,一股说不清的滋味涌上心头。

紧走两步,一把掺住已是泪眼涟涟的石头娘,笑道:“娘,我回来了。”

一句话,石头娘的眼泪算是止不住了,抓住赵石的手就再不松开,左瞅右瞅,又哭又笑的,让其他人一阵手忙脚乱。

赵石心中暖暖,这一世,又摊上个好母亲,却是再不能辜负了老天爷这难得的补偿,总归要让老太太过的安安稳稳才成。

“走走走,都进去说话,你们也是,老太太身体不好,大冷天在这里等着,冻着怎么办?”

一阵扰攘过后,得胜伯府门前终于渐渐清静了下来,但凡是路过得胜伯府门前的百姓都知道,立下大功的得胜伯回来了。

而如今得胜伯府内,却已和过年并无二致了,府中的老爷回来,一下子就好像都不一样了,不论什么人,脸上都带了喜气儿,老爷一走就是一年多,虽说府中一应事情和老爷走前也没什么两样,大家伙儿该干什么干什么,但还是总觉着少了些什么。

加上南边战事的消息一会儿一个样儿,实在让人担惊受怕的厉害,大家伙儿都明白,这么大一座府邸,其实支柱只有一根,那就是出征在外的老爷,若老爷在外边有个三长两短,老天爷,那该怎么是好?

现在好了,老爷毫发无伤的回了来,至于官儿到底做到了多大,府中真正清楚的只有少数,但总归是小不了就是了。

如今府中还添了一位小少爷,主家兴旺之像已显,下人们就更安心了,所有人都在忙活着晚宴,人人脸上都带着喜气,可不就和过年一般了嘛。

赵石这里好不容易安抚好了石头娘,把妹妹叫到身前聊了几句,他这个妹妹也已经不是拖着鼻涕跟在他身后跑的那个小丫头了,虽说才刚十四,但也已到了能嫁人的年龄,看上去还没张开,但眉宇之间,言行举止,都不能再以孩童论之了。

石头娘精神头十足,这几年养尊处优下来,身子渐好,多少有了点贵气,但爱唠叨的毛病却越来越重,老年人大多如此,没什么好奇怪的,这时见到儿子没缺胳膊少腿的回来,一番激动过后,家中事无大小,都一股脑的倒了出来,每每想问问儿子在外面干了些什么,又受了多少的罪,吃了多少的苦,但总归没问出口,怕听着担心,也觉着儿子在外面干的都是大事,自己便是问了,也听不懂多少,于是是只字不提,到也省了赵石一番口舌。

不过在赵翠儿身上,石头娘可是担足了心事,上门提亲的越来越多,这可不像乡下时选女婿,多数都是知根知底的人家,两家长辈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那么定下来了,这京里来提亲的可都不是一般人家,答应不答应的,里面的道道又哪是她一个乡下妇人能明白得了的?

儿子信上虽说此事只管她来做主,但事关女儿终身,哪里能轻易拿主意?不过女儿还小,到也不必着急,到底还是要等儿子回来再说的,长兄如父嘛。

听着一个个名字从石头娘嘴里蹦出来,多数都是官宦之家,石头娘这里显然也下了些功夫,什么李家,郑家的叫的分外顺口,赵翠儿先就被羞跑了,赵石听得也一阵头大,最终石头娘却是总结了一句,这些人家娘听着都不很顺心,高门大户的,翠儿嫁过去也好过不了,不如回咱们那儿找户人家,女人啊,找个能干的男人,吃得饱,穿得暖,生上几个儿子,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平安安,其他还指望个什么?

很朴实,也很简单,让赵石也是无言以对,以他现如今的身份地位,其实就算妹妹嫁给个浪荡子,他也能让妹夫老老实实的来个“迷途知返”,但合不合心意可就难说了转念一想,自己麾下那么多的人,挑出个妹夫来还不容易?也就没有多说,过后他真问起来,才知道到底有多难,这些家伙没几个没婚配的,有的更是妻妾成群,儿子女儿一大堆了都,像他这么纯情,现在还只有四个老婆的,没几个。

这些汉字精力充沛,俸禄还很不少,拿了银子,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去吃喝玩乐,多数头一个念想就是再娶一房小老婆,也不管家中已是(鸡)飞狗跳揭过此事,等从石头娘房中出来的时候,他身后却多了个小尾巴。